牛辞胜岁,虎跃新程。2022年2月23日,我校初中英语组新学期的首次BG体育如约而至。在此次活动中,教研组长赵厉老师围绕着“大问题”与“小事情”细细分析,帮助整个教研组确立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赵厉老师以课程标准与和核心素养两者的关系为例,基于《BG体育app》一书,同组员们分享如何上好一节课,启示组员们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心怀“大问题”。
(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I know? What do I want to know?What have I learned?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好课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开放性,同时又具备边界感。好课应当注重思维发展、实现育人价值、体现生命教育。赵厉老师强调学习的核心是思维力,不是记忆力。教师应当心怀诗和远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眼前的分数。
(三)“好老师擅于提出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在不断追问中走向深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而应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教师需要立足于学情与课型,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最终实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五)“好课堂来自平时的积累”
开放式的课堂要求教师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只有深厚的积累才能让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思考时及时给出合理的反应和积极的引导。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赵厉老师寄语组员们在思考“大问题”的过程中,还需静下心来,面对眼前的“小事情”,落实好各个教学环节,备好课、上好课、听好课,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大问题”的解决之道。
粒粒尘沙得筑九尺楼台,涓涓细流始成汪洋大海。相信在金外外语组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教师们能将细小之事做到非凡,将琐碎的日常拼凑成诗和远方。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2022,一起向未来!
文字:董彬
照片:盛茜